關于淮南女子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校內資助評定細則的通知
校各部門:
為進一步規范學校學生資助工作行為,提升學生資助工作質量,全面落實資助政策,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特制定《淮南女子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校內資助評定細則》見附件1,望校各部門遵照實施。
淮南女子職業學校
二零一五年四月十四日
附件.1
淮南女子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校內資助評定細則
根據《淮南市高校、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學生資助工作實施辦法》(教助[2013]9號)、《淮南市高中階段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校內資助實施辦法》(教助[2012]46號)精神,為保證我市高中階段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激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奮發向上,使校內資助公開、公平、公正,特制定《淮南女子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校內資助評定細則》。
一、評定范圍
在籍在校一、二年級中品學兼優且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受助對象必須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信息庫中的學生。
二、校內資助設立項目
學校根據實際設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獎學金、助學金、減免學費、特殊困難補助等資助項目。
(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獎學金
每學期或每學年初(一年級學生秋季不得評定獎學金),對上一學期或一學年品學兼優且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獎勵。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獎學金一、二、三等獎若干名。發放資金比例占校內資助資金的一定比例。發放獲獎金的同時頒發獲獎證書,并將獲獎情況記入學生的學籍檔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獎學金標準為每生每次50-500元。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獎學金評選條件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
(3)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自強不息;
(4)在校期間學習成績良好以上;在各項競賽、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表現特別突出者優先。
(5)家庭經濟困難,生活儉樸;家庭經濟困難并列入學校學校家庭經濟困難信息庫中;
(6)學年度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中基本素質測評達到良好以上等次,
(7)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的A檔(特殊困難)的優秀學生優先;
(8)參評學生學年內無違紀現象。
(二)校內助學金
學生家庭經濟困難,由于國家助學金名額限制,未能享受國家助學金,學校特設置校內助學金,擴大受助學生面,解決學生實際問題。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校內助學金人數和助學金金額。校內助學金每學期評定一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助學金標準為每生每次50-500元。
(三)減免學費
為保證學生正常完成學業,學校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采取減免學費的方式進行資助,學?筛鶕䦟嶋H情況確定人數和減免學費金額。校內免學費每學期評定一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費標準為每生每次200-800元。
(四)困難補助
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因國家助學金名額限制未能享受國家助學金,享受了國家助學金或因家庭特殊原因造成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困難補助主要用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困難補助、住宿費減免、住宿生生活用品補助、家庭或本人突發意外補助及其他特殊困難補助等。校內資助困難補助學?筛鶕䦟嶋H情況確定人數和資助金額。困難補助每學期評定一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困難補助標準為每生每次100-500元。
(五)勤工儉學崗
為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困難,按照學生自愿原則,學?筛鶕䦟嶋H情況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設置勤工儉學崗,學生通過勤工儉學,增加經濟收入,彌補學習生活經費不足。
三、評定辦法和程序
(一)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向班級評議小組遞交資助申請表和相關證明材料,填寫《校內資助申請認定表》(附表1)
(二)班級評議小組根據學生遞交的申請材料,對照相關資助政策標準,結合學生日常消費行為等情況認真進行評議,初步確定資助對象,申請材料由班長和班主任簽字后報學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
(三)學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根據班級評議小組初步評議結果進行審核,審核不合格者予以退回,審核合格者予以公示,公示無異議后填寫《淮南市高中階段學校學校校內資助審核表》(附件2)報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研究。
(四)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審批,同時將《淮南市高中階段學校學校校內資助簡明登記表》(附表3)報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備案。
特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同時享受多種資助。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認定為校內資助對象:
1.購買或使用高檔通訊工具者;
2.購買或使用高檔電子娛樂產品、高檔服裝等生活奢侈品者;
3.因違反校規校紀受到處分或有不良消費行為者。
四、時間要求
每學期或學年開學第一周學生提交校內資助申請,第二周班級評議并將評議結果上報學校資助中心,第三周學校學生資助中心審核并公示第四周學校領導小組評審并將評審結果上報上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備案,申請發放校內資助金。
五、發放辦法
學校將家庭經濟困難獎學金、助學金、減免學費、困難補助、勤工儉學崗等名單報上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并申請發放資金。
六、本評定細則從2014年9月20日起開始執行,如遇政策調整,以調整文件為準。